去年發布的未來10年發展規劃中,火腿腸仍是雙匯業務的重心之一。一些重點的主力老產品,如香辣香脆腸、潤口香辣王、Q趣兒將改進質量,升級口味。今年年初,雙匯向市場推出了不少新產品,有“非嘗花聲”,“非嘗美梨”,“非嘗任杏”,“甜甜向上”,也有源自美國的“海威夷系列”之“弗吉尼亞風味”香腸,“芝士魚肉腸”。這些新品都是火腿腸,都屬于高溫肉制品。
雙匯已經做了幾十年的火腿腸,有點審美疲勞的投資者,希望看到更新鮮、更刺激的發展戰略。高溫肉制品在中國市場,特別是在一線城市,已經有見頂的跡象,保質期長,配料表上一長串食品添加劑的火腿腸,與消費升級的趨勢已經越來越不搭。
雙匯也不是只會“吃老本”。雙匯正在研發港式叉燒、秘制紅燒肉、秘制紅燒排骨等預制的半成品,預制產品將和中式菜肴、涮鍋系列計劃成為雙匯未來廚房餐桌新業務的三大主力系列,希望進入到到餐飲連鎖、酒店、團餐、食堂等B2B領域。而高溫肉制品銷售對象是大眾消費者,屬于B2C范疇。
2014年的福喜事件讓麥當勞、肯德基這些洋快餐損失慘重,也給中國本土的中式餐飲連鎖企業好好上了一課,一位圈內人士說,米、面、油這些產品,不少中式餐飲連鎖企業開始考慮采購公司的產品,盡可能減少食品安全風險。而肉作為中餐的重要原料,雙匯如果能成為中餐連鎖企業的“中央廚房”,再造一個雙匯不是不可能。
去年,雙匯對外公布了野心勃勃的渠道擴張計劃。一位雙匯加盟店老板的遭遇,為觀察這個計劃的前景提供了一個新視角。
這位老板開的肉店也在河南省,當地對冷鮮豬肉接受度不高,習慣現殺現吃的熱鮮肉,店主抱怨打不開市場,雙匯也沒給什么市場推廣的支持,基本上是自生自滅。
雙匯在全國現在有上萬個這樣的生鮮品加盟店,按照規劃,未來5年,雙匯計劃每年增加網點1萬家以上,到2020年底形成總數超過10萬家的銷售網絡。這對雙匯銷售渠道的支持和服務能力是更大挑戰。
龐大的經銷商隊伍,如果疏于管理,即便雙匯在屠宰環節堅持頭頭檢測,食品安全事故照樣可能在銷售環節發生,最后埋單者還是雙匯。
雙匯的同行雨潤曾經在全國大量并購屠宰企業,屠宰產能全國領先,但是一些被收購的企業資質參差不齊,規模大躍進的苦果,雨潤現在還沒有完全消化。與雨潤相比,雙匯工廠的開工率要好得多。銷售渠道的布設,開一家就盈利一家,比求快求大,也許更能成就偉大的企業。
|